实干笃行谋发展 向新求质勇争先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报   索引号:shmsa-0235-2024-103098   发布时间:2024-12-23 12:34
分享到:

    在复杂、繁忙的上海港水域,他们视海为家、以江为伴,坚守水上航行的安全防线;在改革发展的前沿一线,他们守正创新、勇毅前行,着力破解海事监管难题和航运发展瓶颈;在广阔的国际舞台,他们客观研判、事实说话,为构建海上安全命运共同体分享中国经验……

今年以来,上海海事局创新创优创效、谋事干事成事,在服务发展大局中挺膺担当,在提升监管质效上精准施策,在赋能蓝色经济中探索创新,在凝聚国际共识中贡献智慧,在锻造海事铁军上严抓不懈,努力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汇和合之力 服务发展大局

这一年,上海海事局坚持“追求卓越、勇创一流”,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主动作为、砥砺奋进,以实绩实效展现海事本色。

交通先行,强国有我。

今年以来,上海海事局深入贯彻落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部署落实10个方面、65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长三角“陆海空天”一体化海事监管体系建设、绿色航运海事治理、优化航运营商环境等三项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以全优成绩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经过试点建设,共形成法规政策、规划文件、地方标准、系统平台、制度指南等典型成果60余项,取得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经验。

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交通一体化一直是“先手棋”。

今年9月,首单沪苏“一单制”“一箱制”“新三样”危险货物顺利出口,标志着“新三样”危险货物“一单到底”“一箱到底”水水中转运输在沪苏开启常态化运行。新模式有效简化长三角区域危险货物申报手续和流程,实现相关信息共享共治和中转申报自动确认,可缩短货物流转周期48小时以上。

“目前,上海港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占集装箱总吞吐量的一半以上。今年以来,上海港锂电池类货物及新能源汽车水水中转量达近3.4万标箱,同比增长23.1%。”上海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模式打破了船舶的分段管理模式,实现船舶信息的“一地申办、全程通用”。

建设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和一体化机制是推动海事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和破题之举。上海海事局先行一步,走深一层,聚焦系统集成,融合催生新质海事监管力,推动一体化建设在长三角率先破题。

以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和海事通App为实践载体,上海海事局已高效承办长三角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第一、第二阶段建设任务,完成重点船舶“四直”(直进直靠、直离直出)、风险预警预控、大型邮轮“一船一策”、行政处罚远程处理等功能开发测试,积极推动第三阶段信息化试点建设,助力海事服务产品由“分散供给”向“区域同质”转变。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前,上海海事人昂然挺立,以使命为笔,以担当为墨,书写出服务大局的壮丽篇章。

提监管之质 强化本质安全

这一年,上海海事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整治,着力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全力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持续提高水上交通本质安全水平。

把风险化解在隐患前、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前,上海海事局积极推进海事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型。用好双重预防“一套机制”,持续加强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治理,每年开展2次风险隐患排查,并将风险隐患在一网统管平台上进行图斑化展示与管理。同时,制定涉客、涉危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判定“两个标准”,建立客船重大风险、商渔船碰撞重大风险、液货船重大风险管控“三个清单”,厘清水上安全管理各单位、海事内部各部门、港航企业各主体之间的管理责任,让风险可控,让隐患必治。

在恶劣天气、突发情况之时,上海海事局以过硬本领,沉稳判断、精细管理,为港航业平稳有序运转保驾护航。

今年第13号、14号台风接连正面登陆上海,登陆前后仅相差86小时,两个台风之间可用窗口时间不足24小时。上海海事局坚决落实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部海事局领导专题调度工作要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兼顾港口生产需要,抓住台风前后影响间隙较短的窗口期,强化长三角一体化协作和分类分区精细化交通组织,共快速引导进出北槽大型船舶116艘次,洋山港区大型集装箱船34艘次,黄浦江水域1500余艘次,保障了台风影响间隙长江黄金水道有序畅通。

一年来,上海海事局唯干唯实唯先,善谋善作善成,实现重点攻坚扎实有效,综合治理更加完善,通航环境持续优化,应急处置协同强化。他们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重点工作,建立重点时段安全风险研判和监管力量动态管理机制;高位推进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共治专项行动,牵头制定长三角区域第一批特色事项通报清单,实施“双共”事项通报3000余件;创新实施吴淞口警戒区、圆圆沙警戒区、宝山警戒区等水域“一域一策”监管模式,深化落实大型邮轮“一船一策”和重点客运航线“一线一策”,发布辖区水域“一桥一策”安全保障方案;不断优化大风浪引航作业区,深化利用边坡实施交会,实施能见度不良天气条件下国际航行集装箱班轮进出深水航道等现场监管举措,进一步激发长江口深水航道的黄金效能;稳步推进市、区两级水上搜救管理体系建设,形成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和崇明、宝山、金山、闵行分中心“1+4”管理架构……

精心监管、精准施策,上海海事局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编织起一张安全与发展紧密交织的防控网,奋力践行“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庄严承诺。

扬专业之帆 赋能港航经济

这一年,上海海事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专业作为彰显海事担当,着力优化航运营商环境,进一步服务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为港航经济的蓬勃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致广大,尽精微。

为回应社会对“简捷、便民、高效”船舶检验的期待,今年,上海海事局积极协助部海事局推进长三角区域船舶检验通检互认试点,推动长三角船检一体化泰州、舟山、上海、马鞍山、湖州等工作站启动运行。区域内已享受便利服务船舶约3800艘次,节约社会成本超6000万元,相关试点成果已推广至全国。

调查数据显示,超九成受访者对通检互认政策的降本提质增效作用给出“较为显著”及以上的评价。“这项政策很好很方便,不用特意跑回老家检验了,油费就要节省一万多元,而且我上午到,下午就能检验,一点都不耽误。”近期在上海接受船舶检验的“皖明光货1351”轮船长唐先生高兴地说。

政策“加码”,数据“跑腿”,惠企利民举措更“增值”。

今年,上海海事局创新推出极简政务“一次申请批量办结”工作措施,探索实施海船转籍“一件事”服务,深化拓展政务服务“场景式清单”;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协同发力,发布全国首个直属海事局和省级人社部门联合印发的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和发证工作外部规范性文件,共同为船员体面劳动提供保障……

面对新业态、新领域、新挑战,上海海事局积极对接企业急难愁盼,为新业态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蓝色动力。

滔滔黄浦江不仅承载着往来如织的船舶,也浸润着繁荣的经贸合作和深厚的人文交流。针对黄浦江核心区复杂的通航环境和客运船舶航行特点,海事部门紧紧围绕保障客运船舶安全,不断完善客运船舶精细化管理机制。“分区”“分道”“分时”设计,有效解决游览船掉头难题,均衡游览船发船密度,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实现了游览船不停航精准避峰,促进了航班、旅客“双增长”。1至11月,黄浦江游览船共开航3万艘次,同比增长33.6%。全年共增开错峰保障航班约1300班次,增加企业营收3700余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上海海事局共保障上海港国际邮轮港安全靠离邮轮390余艘次,安全护送出入境游客131.4万人次,为服务上海构建“枢纽港+总部港+制造港”邮轮经济发展新模式提供有力支撑;创新推进水上甲醇燃料加注作业安全管理,支持保障洋山港成功实施全国首单大型集装箱船舶绿色甲醇燃料船到船加注作业,世界首制万吨级江海直达电动集装箱船首航,国内首次碳捕集系统液态二氧化碳接卸实验在上海港顺利完成……一系列服务港航经济发展的务实之举“圈粉吸睛”。

化压力为动力、积优势为胜势,上海海事局以专业之能,解服务之需,答发展之问,推动港航经济大船乘风破浪持续前行。

立世界之潮 唱响中国声音

这一年,上海海事局聚焦国际化前沿议题,主动融入国际海事规则制定和全球海事治理,在国际舞台上传递出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

拓宽全球视野,贡献中国智慧,赢得国际共鸣。

一年来,上海海事局共派出19人次参加国际海事组织(IMO)、东京备忘录、国际航标协会等国际会议,成功提交14篇提案。

针对近年来航运业讨论的焦点问题——温室气体减排,上海海事局参与撰写的提案《安全使用可更换动力锂电池储能柜需要制定或修订的公约和文书条款》《可更换动力锂电池储能柜技术的应用和展望》成功提交至IMO海上安全委员会109次会议。

在目前IMO文书中,存在很多待识别的新技术和替代燃料的应用障碍。IMO海上安全委员会108次会议批准成立GHG(温室气体)通信工作组,识别这些文书障碍并提供修订建议。

为了推广锂电池在航运业的应用,上海海事局联合相关单位组织召开多次技术研讨会,以锂电池动力船舶的实船应用经验为基础,撰写信息提案,介绍可更换动力锂电池储能柜在敞口集装箱船上的应用实践和在港口的应用展望。同时,对照现有IMO文书,识别锂电池储能柜的应用障碍,以及制定新文书的目的,撰写动议性提案,共识别19项可更换动力锂电池储能柜的文书障碍,并提出8项制定或修改相关文书的建议。

两篇提案向全世界介绍和推广我国创新示范项目和可更换锂离子电池储能柜技术,为锂电池在航运业的应用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今年3月,我国首个中国籍船舶碳排放管理机构——上海海事局船舶能效管理中心成立,负责我国国际航行船舶碳强度管理履约的具体实施工作。通过对国际航行船舶进行碳强度管理,摸清我国船舶能耗现状,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航运企业积极使用技术、营运和采取替代燃料等措施降低船舶能耗。同时,该中心负责对我国400总吨及以上船舶能耗数据开展收集、报告及检查,为积极稳妥推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数据基础和重要参考。

高质量做好IMO履约迎审现场验证工作,助力我国海事履约领域实现新的历史性突破;贯彻落实“越办越好”总要求,实现连续七届进博会“零事故、零死亡、零沉船、零污染、零距离、零待时”目标;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海洋综合治理方面的信息联通,通过共享外国船舶检验机构违法信息,实现跨境联动撤销非法签注证书;强化外国籍船舶进入中国领海报告核查,外国籍船舶进入中国领海的报告率由初始的45%稳步提升并保持在99%左右,有力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中国国际海事地位的稳步提升,关系着众多企业的切实利益,也关乎着中国航运业的发展。上海海事人十年磨一剑,终得锋芒现。

铸党建之魂 夯实队伍基石

这一年,上海海事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海事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该局持续巩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效,制定15项工作任务、46项具体举措,健全完善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完成64项任务、144项措施集中整改落实。

党纪严,党风正,事业兴。

上海海事局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基层执法领域党风廉政问题隐患集中治理行动,深化构建上海海事特色大监督机制,强化“纪检—督察—业务”监督联动,营造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人才是第一资源。

上海海事局铸牢“主角”意识,坚持政治站位和职责定位有机融合,在更大场景、更广视野、更宽格局中谋划和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有情怀、讲奉献、敢担当、善作为、守规矩”的高素质专业化“四支队伍”。

在实践中,该局积极拓宽干部“上挂下派外拓内引”渠道,选送优秀年轻干部和专业骨干人才到地方党政机关、长三角海事机构、大型央企国企学习交流、挂职锻炼;同时注重丰富干部培养锻炼形式,分层分类开展开创海事现代化发展新格局干部专题培训、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处长讲坛、青年干部培训、“海巡01”轮实践锻炼等能力素质提升活动;强化与上海市司法局、上海海事法院的合作,成立直属海事系统首家公职律师工作室,聚合75名公职律师之力,加强双共行动相关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论研究。今年以来,共有13名同志入选直属海事系统权威专家、3名同志入选国际化领军人才。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正是在一次次思想洗礼下,在一项项精心构筑的选拔和培养机制下,上海海事局成功锻造出一支素质过硬的海事铁军。

“展望未来,上海海事局将以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主线,准确把握海事工作的‘五个主要特点’,铸牢‘主角’意识,着力开创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安全治理、高品质服务发展、高效能综合保障、高素质队伍建设‘五个新格局’。”上海海事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群威坚定地说。



上一篇: 超2600万标准箱,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

下一篇: 报告:全国船舶检验通检互认机制改革具有较...